第311章 不安分的爹_靖难攻略
一零小说网 > 靖难攻略 > 第311章 不安分的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1章 不安分的爹

  就是不知道现在郭琰怀的这一胎是男是女,如果是男的,那算算时间,兴许能在老爷子退休后接自己的班,不然这政务着实让人头疼。

  “既然太子殿下这么说,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见朱高煦说了清楚,女官也就不再逗留,转身与乾清宫奴婢们离去。

  待他们走远,朱高煦摸了摸自己那光秃秃的下巴,然后才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亦失哈上来为他添茶,朱高煦则是看着亦失哈道:“孙铖在北边事情办的如何了?”

  “倒是有他钟意的官员,不过年纪都太小,他一时间脱不开身。”亦失哈知道朱高煦问的是什么,因此不假思索便给出了答案。

  孙铖为朱高煦所信任的文官,而且还是渤海唯一授爵的文官。

  如果他能把关外和山东的事情托付好,那等他进京,朱高煦的担子也能轻许多。

  现在的朱高煦有多忙,唯有亦失哈和郭琰最为清楚,他都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来用。

  如果不是郭琰成功怀孕,朱高煦兴许要每天白天处理五个时辰政务,每天晚上回前寝宫还得交公粮。

  这种事业型已婚男的痛苦,想必许多参与过工作的人都能理解,更别提他五个时辰里基本没多少摸鱼的时间了。

  无事可做的时候,美色确实怎么享受都不会腻,但美色之前如果还要加上五个时辰的工作时间,那恐怕许多人都会兴趣蒸发。

  “山东向辽东迁徙的人口,今年能迁完吗?”

  朱高煦翻开奏疏一边处理着,一边询问着。

  亦失哈闻言点了点头:“如果只是青州、登州和莱州三府,那应该能完成迁徙,就是看济南、兖州和东昌三府需不需要迁徙。”

  “不必了。”朱高煦摇摇头,在他计划里,除了暂时还没有抓住大把柄的衍圣公及山东乡绅们以外,兖州三府的百姓都不在迁徙辽东的计划内。

  他们迁徙的方向,主要是河南和北平。

  只不过如今关外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加上云南的建文流配佞臣还没安稳生产,如果再搞大规模移民,想来朝廷会有些吃不消。

  现在的朱高煦相比较刚刚打下南京后的他多了丝沉稳,不会再把步子迈的太大,而是都严格控制着整个国家。

  如果在现代,他会选择将国库里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市场去,搞大基建和扶持各类工业,但这里是明代。

  别的不说,他要是敢把国库亏空,那等什么时候天灾爆发,他就等着百万流民人相食好了。

  地方上的常平仓除非军事行动必须调动,不然他是不怎么调动的。

  老朱留下的常平仓粮食还有二千六百万石,足够应对任何一个行省遭遇饥荒的情况。

  这二千六百万石就是储备粮红线,谁都不能动。

  “对了,去年的山西口数和耕地情况是多少?”

  朱高煦翻找着奏疏,询问了一句亦失哈,亦失哈闻言与他一起翻找,不多时便找到了户部呈交的各省人口田亩情况。

  【山西口数四百一十六万七千人,耕地三千九百万四千二百三十七亩六分】

  “呵呵,十一年过去只增长了十万口人,耕地反倒消失了五千余亩,你觉得他们是抄旧还是随便写的?”

  朱高煦拿着那奏疏询问亦失哈,而有了山东的前车之鉴,亦失哈也大胆发言:“奴婢以为是抄旧。”

  “虽说山西位于边塞,但除了在靖难之中折损几万兵马民夫外,并没有遭到太大的人员伤亡。”

  “按照朝廷清查山东的情况来看,山西口数恐怕已经突破五百万口,耕地倒是不太好说,但应该也有四千万亩了。”

  亦失哈说罢便等着朱高煦开口,不多时朱高煦才拿着那奏疏翻看了一会,随后才摇头道:

  “摊丁入亩和官学户籍绑定,田亩丈量一定得弄清楚,朝廷二十一年前就有五千八百余万口,如今虽说新造册的有六千六百余万口,但这一定不是真实人口的数额。”

  “距离京城越远的地方就越容易隐匿人口,现在的北方和西南是这样,日后若是迁都北平,江南也定然是这样。”

  老朱对江南人口的控制是很强的,不存在太多隐匿的情况,这点从朱高煦清算建文佞臣就能看出。

  江南有水分的是百姓的上中下户身份,以及田地的质量。

  朱高煦记得朱棣设北京为行在,朱祁镇迁都北京后,大明对江南人口的控制也随之下降,江南人口在之后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开始下降。

  不过把视角放到民间,许多文人墨客都认为江南实际人口比户籍人口要多,到了万历年间甚至有文人觉得实际的江南人口是《黄册》的两倍乃至三倍之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天高皇帝远,在没有火车的年代,离京越远的地方,朝廷的控制力就越弱,所以大明才会将南直隶裁撤为十八个直隶州府,而不是裁撤为两个行省。

  直隶州府朝廷还能直接派人管理控制,税收直接上缴朝廷,如果裁撤为两个行省,天知道在布政使司这一环节,十八个州府要被截留多少赋税。

  大明到了后期,完全就是靠着南直隶的十八个拆分州府续命,真要拆分成两个省,那估计连六百万石税粮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朱高煦刚准备说点什么,却见殿门处走来了一名脸生的太监。

  “殿下千岁,陛下召您前往武英殿。”

  太监作揖行礼,汇报了事情,朱高煦闻言颔首:“知道了,我现在就去。”

  闻言,太监退出了武英殿,亦失哈也为朱高煦准备了出行的金辂。

  不多时,带着几份可以在车上处理的奏疏,朱高煦便前往了武英殿。

  召见前往武英殿不奇怪,朱棣每天起码召见朱高煦一两次,这次不过是今天的第一次罢了。

  原本朱高煦还觉得朱棣是来催北征的事情,结果当他走进武英殿内看到了一名长相偏西域风却穿着武官袍服的男子时,他便疑惑了起来。

  “父亲,这是……”

  朱高煦疑惑看向朱棣,朱棣却笑呵呵道:“老二你来的正好,俺刚刚收脱脱为养子,准备派他出使哈密。”

  “……”听到朱棣收了一个养子,并且还想着派他出使哈密的时候,朱高煦就知道了这人是谁。

  脱脱帖木儿,哈密国肃王安克帖木儿的侄子。

  在原本历史上,安克帖木儿因为太靠近朱棣,并且常贡马给朱棣,壮大了明朝骑兵队伍,并且接受大明册封的忠顺王而被北元大汗鬼力赤毒杀。

  失去了哈密这个进入西域的跳板后,朱棣就让脱脱继任忠顺王,然而安克帖木儿虽然被毒杀,但他的妻子和孩子却依旧活着。

  朱棣虽然让脱脱继任忠顺王,但脱脱年纪小且能力不足,加上安克帖木儿的妻子和儿子拉帮结派,哈密内乱不止,对大明的贡马数量也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情况,朱棣只能让宋晟调五百人听从脱脱调遣,并且调肃州二千骑兵常往来哈密与肃州之间,威慑哈密。

  到后来,脱脱倒是有意安抚哈密的回回、畏兀儿,日哈刺,结果没多久就忽然暴卒。

  在脱脱死后其子尚幼的情况下,朱棣也没有精力解决哈密的问题,改为妥协,并册封脱脱从弟兔力帖木儿为忠义王,让哈密成为了一国二王的局面。

  对于朱高煦来说,哈密卫肯定要设立并实控,如今的大明有火绳枪和加农炮,加上渤海产出的大批乘马,完全有能力拿下哈密,没有必要像历史上那样怀柔。

  经过蒙古人西征的屠刀,如今的哈密人口不过万余人,能拉出来的兵马也才两三千。

  大明只需要调动三千马步兵,并携带二十几门野战炮就能拿下哈密。

  想到这里,朱高煦询问朱棣:“父亲为何会想派人使哈密?”

  “去年俺让礼部给哈密发诏谕,并开了他们的互市,前几日那哈密的肃王给朝廷贡马四千七百四十匹,俺准备让脱脱去册封安克帖木儿为大明的忠顺王,赐他金印来管理哈密。”

  朱棣想把哈密国从北元的封国转变为明朝的属国,这和朱高煦了解的情况一样,不过对于朱棣的这个做法,了解历史的朱高煦却开口提醒道:“父亲可以派遣使者,也可以册封安克帖木儿为王,但父亲得知道一件事。”

  “你说。”朱棣皱眉,似乎从朱高煦的话中嗅到了一丝不对劲。

  “据儿臣收到的消息,瓦剌部的克鲁努古惕氏首领乌格齐与瓦剌部另一位首领马哈木闹了矛盾,儿臣估计马哈木会与乌格齐动手,届时胡人的大汗坤帖木儿恐怕会被马哈木所杀。”

  “一旦坤帖木儿被杀,那瓦剌和鞑靼部手里也就没了元裔,只能拥立窝阔台庶子合丹后裔的鬼力赤为大汗。”

  “儿臣希望父亲不要对鬼力赤有幻想,此人虽然在甘肃边外牧马,但对朝廷敌意很深,一旦父亲你册封安克帖木儿为朝廷的忠顺王,那鬼力赤肯定会对安克帖木儿下手。”

  朱高煦将自己了解的北元历史告诉了朱棣,朱棣听后也觉得十分棘手,不由骂道:“这群北边的胡人也不消停点,十四年换了四个大汗还不行,现在还想换第五个。”

  说罢,朱棣又察觉脱脱也是蒙古人,因此不由笑道:“脱脱,你先下去休息,朕与太子商议过后再决定是否出使哈密。”

  “臣告退。”脱脱自小被朱元璋派人收养,官话说的流利,虽说他也渴望建功立业,但一听到瓦剌会出兵打哈密,他立马变收敛了自己的野心,毕竟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瞧着他离开,朱棣也将目光放到了朱高煦身上,意味深长。

  “老二,你那西厂的手还真长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iling9.com。一零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iling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